Geebird

读书杂感——吃了吗?

最近看完一本书是《吃: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》,通篇看下来,与其说是人类被食物改变,不如说是人类本身自我改变。从茹毛饮血到意外发现熟食干净又卫生,从填饱肚子到研究营养成分,从随手撒播、追逐狩猎到定居务农、畜牧养殖,这都是人类在发展中摸索出来的生存之道。通读此书,我突然对自己之前总结的“惰性发展论”有了别的想法,烹饪需要火、需要烹具,并不比生吃简单,根据书中的论述,虽然当时的狩猎工具不先进,但人类身体的营养还是相对平均分布的,而不像现在这样大部分被大脑吸收,身手更加矫健,感官更加敏锐,最重要的是,当时可狩猎对象多啊!俗话说得好,瞎猫能碰上死耗子,笨人也可以碰上死老虎不是?而相较之下,务农畜牧也不比采摘狩猎简单,其失败成本,短则饿几天肚子,长则半年收成全无,但大多数人类祖先还是选择了相对复杂的生存方式,或许隐隐中“传承”的基因在起作用,让人们选择更稳定而非更简单的方式。

同样的,还有美食的发展史。对比起食物,美食是进阶版,当“美食”一词被应用,很大程度上说明,这世界上有一部分人已经超出了温饱水平,有足够的食物可以用来追求更高级的享受。美食发展到顶点,就是宫廷菜。但正所谓物极必反,宫廷菜更多的是排面,属于奢侈装饰品,装点的是与众不同的超高阶级,在其发展的过程中,离“美食”本身的含义却越来越远,其以复杂的做法和多样的食材为根本,以挥霍无度、奢侈浪费为目标。发展至今,一部分米其林三星店、网红打卡店可谓得“宫廷菜”内涵之真传。无论是罗马帝国的盛宴、拜占庭海纳百川的筵席,还是清廷的满汉全席,无不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宫廷菜发展到巅峰之时,其王朝颠覆亦不远矣。

虽然封建王朝结束已有百年,但以食物为标志的social割裂依然存在。电视剧《山海情》里演绎的主要是90年代宁夏的发展状况,剧中人物几乎顿顿土豆,缺肉少菜也罢了,居然连双孢菇都没见过,我甚至怀疑他们连最普通的草菇都没听过。而作为一个生长在东南沿海大城市的人,我从小吃着大鱼大肉,青菜蔬果样样俱全,米饭面条米粉饺子要啥有啥,偶尔还能吃到进口水果,对同时期的很多内陆城镇乡居民而言,我过的大概是小皇帝生活吧。

Environmentalism, Animal protectionism兴盛,其原因为何?Except for political reasons,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是因为吃过没见过。各种-ism产生于环境被破坏后,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环境急剧恶化,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,于是一部分人站出来反对破坏,逐渐地,他们成为主流,然而在社会环境已经得到治理和恢复后,“他们”依然保持着原有惯性来行动,后来者继承了前人的思想,却与前人所见所感的现实脱节,因此走向极端。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新闻,某西方国家的一所学校,组织学生们到农场和屠宰厂参观,让他们知道自己吃的肉是怎么来的,让他们认识到吃肉对动物而言有多么残忍。这对我而言,其实是一件挺奇怪的事,毕竟在我国有菜市场,我小时候经常跟家里人去买菜,什么血腥场景没见过,但我还是坚持吃肉。直到有一次,与一个美国留学归来的同学聊天,他表示,至少在他住的那个地方是没有菜市场的,只有大型超市,普通人看不到屠宰过程,看到的只有纯肉。所以当地人买肉是真的买肉,连骨头都不带的,在这种环境长大的人不知道肉来自动物也是可以理解的。而这也反映出部分现代人缺乏对生活的了解,不仅仅是外国人,我国也有这样的人,在他们眼里,血沫横飞、弱肉强食是粗鄙的,精致打扮、高级享受才是生活,久而久之,在心理上,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万物主宰,甚至高人一等,在行动上,他们也会变得不尊重别人、不尊重自然。

及此,我再次意识到发展乡村的重要性,现在很多城市出于安全卫生考虑,关停了许多菜市场,而菜市场所留存的正是过去生活的气息,那是人双脚踩在大地上的证明,是乡村生活的延续。没有城市一开始就是城市,城市与乡村不应该是割裂的两个社会,而是生活发展的两面,只有同时存在,同时被人所感知,社会才是完整的。所幸,语文书里藏着陶渊明、孟浩然等诗人的田园情怀,让国人的心底里永远有一块是留给农家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第一次被打回,英文仅用于规避

评论
热度(5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Geebird —— Powered by LOFTER